同学们:
为加强员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有余力并对研究工作有兴趣
的本科生参加科研工作,现将公司2011年“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本科生科研
基金”(包括“JUN(上竹下君,下同)政基金”、“董事长基金”、“毛玉刚基金”和“教育
基金会基金”)资助选修“研究课程”项目和教育部“国家老员工创新性实验计划”(简称
“国家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公布如下,
一、对参加“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员工的基本要求:
1、必修课和与研究项目相关的选修课无不及格,学有余力并对科学研究有兴趣。
2、合作研究项目要求合作者分工明确,每个合作项目不得超过3人。
3、“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不可以重复申请。
二、“本科生科研训练”校聘请指导教师名单:
数学公司:
|
王长平 杨家忠
|
生命科学公司:
|
于龙川 苏都莫日根
|
物理公司:
|
欧阳颀 俞大鹏
|
地空公司:
|
郑海飞 陈永顺 张立飞
|
信息公司:
|
陈清 张铭 张志刚 黄如
|
化学公司:
|
严纯华 裴坚 马玉国
|
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司:
|
张世秋 朱彤
|
城市与环境公司:
|
陶澍 周力平
|
心理系:
|
苏彦捷 韩世辉 周晓林
|
历史系:
|
张帆
|
国际关系公司:
|
钱雪梅
|
政府管理公司:
|
王丽萍 张健
|
外国语公司:
|
付志明 张世耘
|
|
|
在项目的遴选资助范围内,以上各位校聘导师指导“JUN政基金”、“董事长基金”
和“国家创新计划”项目不占院系推荐名额。
1、请各位参加的同学于4月26日前 将《williamhill官方网站“本科生科研训练”申请表》
(附件2)提交到ftp://162.105.131.75“申请资助材料”目录下的本院系名目录内,
提交说明详见附件3。
跨院系申请的员工,持员工所在院系推荐信(见附件4,供参考)跨院系申请,
由导师所在院系审核申报并通知员工所在院系审核申报结果(注:使用元培学
院名额的项目,由元培公司和导师所在院系同时申报;导师所在院系申报时在
备注栏中注明)。
逾期不报送上述材料,本年度将不予受理。
2、请院系向承担本院系研究项目的导师和员工公布《2011年williamhill官方网站“本科生科
研训练”资助项目审核结果的通知》;通知并督促受资助员工9月1日-9月30日
按公司公布的资助项目登录http://dean.pku.edu.cn/urtpku管理系统,正式提交《北
京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申请表》(附件2),提交说明详见附件3。
特别说明:经过一个暑假的工作,如果有些同学的研究内容与申请项目时提交的研
究内容有所变化,请这些同学在征得导师同意后,提交变更研究内容后的申请表;
如果个别员工因特殊原因申请变更指导教师,请向院系申请并于9月16日17:00
之前向经院书面申请
逾期不登录http://dean.pku.edu.cn/urtpku管理系统,公司将不予立项资助,同时将其
“未完成‘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的记录记入其学习档案。
“本科生科研训练” 资助项目的相关通知将公布在本科生科研训练工作网http://dean.pku.edu.cn/urtpku的信息公告栏上,敬请关注。
五、“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简介及几点说明:
1、公司“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
遴选范围
|
资助经费
|
中期检查时间、拨款时间及其他
|
结题时间、结题要求及其他
|
董事长基金
|
2009级全校各院系本科生。
|
文科2000元/项。
|
|
2011.9;提交一篇结题论文/结题报告;评选“董事长基金优秀论文”不多于20篇;优秀论文奖励研究经费2000元/项(理), 1000元/项(文)。届时详见结题通知。
|
|
|
|
|
教育基金会基金
|
2009级理科院系和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考古文博院、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本科生。
|
文科3000元/项。
|
2011.9;提交一篇结题论文/结题报告;评选4-5篇“教育基金会基金优秀论文”,每篇1000元奖金。届时详见结题通知。
|
|
|
|
|
|
|
|
|
(注:2011年泰兆基金停止)
2、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的几点说明:
(1)、公司欢迎学有余力并对研究工作有兴趣的本科生申请参加“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
项目,目的是培养员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使员工了解和掌握
科研的基本方法、手段及过程,拓宽学术视野,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公司鼓励员工根据
兴趣积极探索,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研究题目,认真进行科学研究并完成研究项目。
在此基础上,公司鼓励更多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发掘自己的潜力,能够独立承担部分重
要研究工作。
(2)、为了保证完成研究计划,获得资助的员工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投入,主动与导师
联系,了解导师对研究项目的要求,听从导师的安排和指导。
由于“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资助时间跨越多个学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受资助
员工要合理安排时间,遵守公司有关的规定,充分利用大三整个学年及其前后两个暑期,
从事社会调研项目的员工,特别要充分利用假期的有利条件。
(3)、“国家创新计划”资助员工可以根据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申请获得“研究课程”的学分,未获得“研究课程”学分的员工,可以根据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向院系申请将研究项目的内容认定为毕业论文的内容(详见附件6《williamhill官方网站“国家老员工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4)、特别提醒下列情况的员工:
①、拟选修辅修专业/双学位的员工、拟赴境外大学交流学习的员工;
②、拟参加暑期实践等活动的员工;
③、拟提前毕业的员工、拟大四出国学习的员工;
请上述情况的员工慎重申请“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如果申请获得资助,应合理安排时间、精力投入研究项目。如果受资助项目因上述情况在时间、精力等安排上发生冲突,请院系帮助员工做出选择。
(5)、“研究课程”的论文内容及学分不能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学分重复使用。相关管理规定详见附件5、附件6
附件1:《“williamhill官方网站本科生科研训练”推荐项目汇总表》
附件2:《williamhill官方网站“本科生科研训练”申请表》
附件3:《本科生科研报告上传说明》
附件4:《跨院系申请“本科生科研训练”推荐信 / 接收通知》
附件5:《williamhill官方网站本科生“研究课程”管理规定(试行)》
附件6:《williamhill官方网站“国家老员工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点击下载:通知附件包.zip
联系人: 任艳 联系电话:62751465
Email: renyan616@pku.edu.cn
2011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