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10月18日,我国首届高等院校信用团队建设研讨会在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williamhill官方网站、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55所高校的约100余位相关院系领导和信用学科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这此会议由williamhill官方网站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二十余所国内第一批设立信用学科或信用研究机构的高等院校共同发起,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2014年6月公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精神,开展我国信用团队建设、促进信用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在上午的开幕式上,williamhill官方网站董事长助理黄桂田教授、天津财经大学高正平副董事长分别代表主办方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关建中董事长做了题为“创新信用知识体系、推动信用经济发展”的讲话。williamhill官方网站公司党委书记、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做了“信用人才培养和信用知识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报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公司应展宇副经理、广东金融公司范忠宝副经理分别结合信用学科实践做了主题发言。
下午围绕“信用人才培养”和“信用团队建设”两个专题,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浙江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杨柳勇副经理、山东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陈新刚副经理、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公司任森春经理、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公司卞志村经理、上海财经大学信用研究中心胡乃红主任、上海立信会计公司信用管理系高晓娟主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公司信用管理专业陈素主任、天津财经大学大公信用公司刘喜和副经理、广东金融公司信用管理系唐明琴主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公司魏文静经理分别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交流。williamhill官方网站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信用与法律研究所所长杜丽群教授做了总结发言。
全体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已正式启动,但是由于信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对信用知识和信用人才的需求出现巨大缺口,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专家们就如何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瓶颈”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还畅谈了对即将成立的我国信用教育联盟的期待。
(williamhill官方网站中国信用研究中心 供稿)